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甘肃省全面推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

来源网址:http://www.qzcynt.com/

甘肃省全面推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

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,编制出台了《凉州区初始水权确定及初始水量配置办法》《凉州区用水总量控制办法》《凉州区用水审计办法》等80多个规范性文件,内容涵盖水权管理、行业用水定额、水量调度、水价改革等各个方面。建立健全目标责任考核机制,将水资源管理指标完成情况纳为各乡镇、部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

武威市凉州区围绕破解“资源性和结构性缺水”矛盾突出的瓶颈问题,以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为主线,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,大力调整农业结构,着力优化水资源配置,强化用水需求和用水过程管理,严格用水总量控制,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,为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保障。

强化水权管理,控制用水总量

建立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,全面推行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供用水制度。2012年全区水权总量为10.22亿立方米,已逐级分配到灌区、乡镇、协会,明晰到17.95万用水户,由用水户按照“节约归己、超用不补、统筹使用、有偿转让”的原则合理安排使用。按照“压减农业用水、节约生活用水、增加生态用水、保证工业用水”的总要求,对生活、生态、生产用水进行了优化配置,使水资源供给向用水效益较好的二、三产业用水转移。在水权使用过程中,按照“先确权、再计划,先申请、再分配,先购票(卡)、再配水”的程序,河水灌区凭票供水,井水灌区刷卡取水。积极开展用水审计,推行举报制度,对各行业用水实行半年预决算和年终审计制度,公开监督电话。利用水价“杠杆”,撬动结构调整

坚持“以水调结构、以水定产业、以水定规模”,围绕推广“设施农牧业+特色林果业”的主体生产模式,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和暖棚养殖为主的设施农牧业,突出发展以酿造葡萄、黄冠梨、红枣为主的特色林果业,规范发展以玉米和瓜菜制种为主的高效制种业,加快发展以加工型马铃薯和高原夏菜为主的特色高效经济作物。落实更严格的分类水价制度,按照“两个25%”的政策计收水费,即对日光温室、大田滴灌种植的作物,水费减免25%,小麦、大麦、露地平作玉米等传统方式种植的高耗水作物,水费提高25%。以价格杠杆撬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。实行优先供配水机制,建立抗旱高峰期优先向高效益作物供水机制。对单方水效益5元以下的农作物限制水权,通过水权水价“倒逼”,助推农业结构调整。

创新管理机制,规范用水行为

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,编制出台了《凉州区初始水权确定及初始水量配置办法》《凉州区用水总量控制办法》《凉州区用水审计办法》等80多个规范性文件,内容涵盖水权管理、行业用水定额、水量调度、水价改革等各个方面。建立健全目标责任考核机制,将水资源管理指标完成情况纳为各乡镇、部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。严格执行节约用水“三同时”制度,对新扩建、改建取水项目实施取水许可审批制度和水资源论证。严格落实“四禁”规定,加强机井取水管理,控制新打机井,规范旧井更新审批程序。不断加大民主参与管理力度,全面落实灌区委员会议事决策,乡镇、水务、电力部门协调配合,公安、水务等部门联合整治,全社会共同参与、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。区财政每年为全区433户农民用水户协会安排补助运行经费65万元。

推广节水技术,提高用水效益

加大试验、示范、推广力度,整合水务、农业、林业等相关技术,积极探索推广节水增收新技术集成模式。

在大田作物中巩固推行以小畦灌溉为主的常规节水技术;在玉米、马铃薯、特色林果等经济作物中全面推行垄作沟灌、垄膜沟灌等节水技术;在日光温室和高效作物中积极推行温室滴灌和大田滴灌技术。推行集中连片区域化种植,限制作物零星种植。在国道、省道等重要交通道路沿线,建成了20个集工程节水、农艺节水、管理节水为一体的农业节水示范点,全区大田高效节水面积达到100万亩。改进用水工艺,普及节水器具,打造了6个节水型示范单位,有利增强了示范带动作用。

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,凉州区用水结构进一步优化,生活、工业、农业配水比例由2006年的2.3∶4.1∶91.4调整到了目前的5.2∶13.5∶6.3∶75。用水总量得到了有效控制,全区总用水量由2006年的12.53亿立方米,控制到了目前的10.22亿立方米;地下水开采量由4.58亿立方米,减少到了目前的3.53亿立方米。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有效提高,全区农业单方水效益提高至4.5元,河水灌区灌溉水利用率由2006年的0.5提高到了目前的0.54,井水灌区由0.76提高到了0.8。向民勤蔡旗调水量从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前2006年的0.1亿立方米,增加到了2011年的2.1亿立方米,民勤蔡旗断面过水量达2.8亿立方米。